人文常识:干支纪年 1.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 2.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 3.搭配原则: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。排列起来,天干在前,地支在后,天干由甲起,地支由子起、其中单为阳,双为阴。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为阴干;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为阳支,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为阴支。阳干对阳支,阴干对阴支(阳干不配阴支,阴干不配阳支)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。1912年1月1日,孙中山宣布采用公元纪年。 【干支纪年同步练习题】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,天干是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,地支是“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”。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,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干支纪年是(B)。 A.己亥年 B.庚子年 C.辛丑年 D.壬寅年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历史常识。1900年庚子赔款,1901年辛丑条约。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,六十年一甲子,周而复始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。 【扩展】 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 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 年份计算首先要记住:阳干对阳支,阴干对阴支,单为阳,双为阴。 天干在前,地支在后,天干由甲起,地支由子起 第一年为甲子年,按顺序第二年为乙丑年···到了癸酉年,因为天干有十个,地支有十二个,所以地支多出两个。然后再从甲开始对应多出的戌,为甲戌年;按顺序乙对应多出来的亥,为乙亥年。这样十二地支也完成一轮后,天干到了丙,地支从子重新开始,就成了丙子年。依次类推。 在计算时有个小技巧就是根据已知的年份,天干和地支同时往后或往前推相同的年份来计算。例如习题中甲午战争是1894年,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干支纪年是什么年?1900年和1894年相差6年,应该从甲午开始往后推6年,即甲往后推6年为庚,午往后推6年为子(这里推到亥之后,在从子重新开始,所以子是第6年),那最后得出1900年为庚子年。 为了方便查看年份,特别做了以下图片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。 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的意思可以看下图推导出来的年份表,因为是十天干,十二地支,所以轮回到第60年的时候,癸和亥终于重合,下一年又可以从最原始的甲子年开始。
|